所有栏目

万向节轴叉的热闭塞锻造阶段

2019/7/29

      对于万向节轴叉我们可能并不了解也没有接触过,其实万向节的作用有一点像是人体的关节,但由于受轴向尺寸的限制,要求偏角又比较大,单个的万向节不能使输出轴与轴入轴的瞬时角速度相等,容易造成振动。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万向节轴叉的热闭塞锻造阶段。






      热闭塞锻造模具设计,除应满足锻件图的要求外,还应注意以下问题: 

      (1)挤压凸模直径设计:由于闭塞锻造以挤压成形为主,在相同条件下,金属流动距离越短,对于成形和减少型腔磨损越有利。因此凸模直径设计原则是在锻件形状允许范围内,凸模直径尽量取大值。这样既减少金属流动距离,也提高了凸模强度。 

      (2)金属坯料直径选取:由于闭塞锻造坯料重量控制较严,余料很少;坯料放入凹模孔后如有较大间隙,坯料可能偏置,引起锻件局部缺料而充不满。这对坯料直径有一定要求,因此,应在热态坯料顺利放入模孔的前提下,放料间隙尽可能小,即坯料直径尽量接近凸模直径。在实际应用中,放料间隙单边在0.25 mm时,热态坯料即可顺利放入凹模孔。考虑到原始棒料直径规格可能不尽合适,故可适当放宽放料间隙,但最大不宜超过单边1.5 mm。这里给出坯料直径与凸模直径的关系式: 

       d=D(1 - α) - (0.5~3) 

       式中  d-坯料直径/mm 

       D-凸模直径/mm 

       α-坯料的热膨胀系数 

       (3)分流仓的设置:考虑坯料存在一定的料重误差,为保证充满,下料时必须控制重量下限,而让多余的材料(小于坯料重量的3%)进入分流仓。分流仓必须设置在模腔最后充满,且在后续机加工时可以方便去除的部位。 

       车万向节叉轴零件热闭塞锻造过程可分为4个阶段: 

       (1)镦粗变形:上、下凸模对向挤压,首先镦粗金属充填型腔中间球体部位,直至接触到水平轴颈腔口为止,此阶段变形抗力不大。 

       (2)径向挤压:随着凸模继续挤压,坯料金属大量流入轴颈凹模腔内,直至金属前端碰到端部模壁为止,此阶段挤压力明显增大,轴颈腔尚未完全充满。 

       (3)水平镦挤:当金属碰到模腔端部表面后,凸模继续将球体位置金属挤入轴颈,形成了类似在水平方向的镦粗过程,直至轴颈被充满。此时凸模行程已非常接近下死点,锻件除轴颈端棱角尚不清晰外,其余部位均已充满。此阶段挤压力增大不明显。 

       (4)充满和分流:此时凸模行程终了,金属充满轴颈棱角并排出多余金属进入分流仓,获得完全充满的锻件,此阶段挤压力达到最大值。 

       闭塞锻造的关键在于模具装置,特别是要求模具能提供足够大的锁模力,在挤压成形时凹模始终严密闭合。理想状态下,合模力应同时满足以下条件: 

       ①锁模力必须大于金属变形抗力(即分模力),才能保证模具闭合可靠,锻件不出横向飞边毛刺。 

       ②锁模力应与变形抗力递增变化趋势相一致,最后达到最大值,才能避免能量浪费。 

       采用热闭塞锻造,万向节的机加工余量比普通模锻减少60%(轴颈部留1 mm余量),锻造公差降低60%~70%,且锻件表面光滑,质量显著提高。


       关键词查找:鱼尾板,汽车门铰链,模锻链,模锻链条,刮板链,拨叉,齿轮坯,万向节轴叉
       网站链接:http://www.xdforging.com/